秋風送爽,廣袤的松遼平原天高云淡。在吉林省長春市某芯片生產基地的正照式 CMOS圖像傳感器生產線旁,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。
“近年來,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(下稱長春光機所)圍繞正照式圖像傳感器工藝生產線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和專利布局,并聯合地方政府、國有投資平臺及產業鏈企業,開展產學研合作,推動年產2萬片正照式 CMOS圖像傳感器生產線建設,有效解決了相關產業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,有力保障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國產化芯片替代。”長春光機所副所長孫守紅一邊與技術團隊查看圖像傳感器生產情況,一邊向記者介紹。
圖像傳感器是高端設備及成像系統的核心元器件,可應用于數碼、工業等多類設備,應用需求巨大,在航空航天、汽車、工業控制、光伏等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,其性能極大地影響著我國在數碼、電子、軟件等方面的發展水平。
孫守紅所說的正照式 CMOS圖像傳感器生產線,由長春光機所自主研發與建設。“我們研究所此次共轉化運用該領域相關專利17件,以專利作價入股方式設立合資公司,推動年產2萬片正照式 CMOS圖像傳感器生產線建設。”孫守紅介紹,長春光機所利用現有技術以知識產權作價入股的方式出資3億元,牽引作為產業鏈上游企業的長春長光辰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、長春長光圓辰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以貨幣出資1.3億元,省市兩級政府注資11.7億元,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廠房及基礎設施支持,形成“技術+資本+政策”協同模式,共同設立注冊資金16億元的合資公司——長春長光正圓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。
在此基礎上,長春光機所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的建設,順利推進CMOS技術導入,推動產品應用,快速帶動相關產業整體發展,同時全力推進技術轉化和二次開發,確保成果轉化實際成效。轉化后推動年產2萬片試生產能力、技術工藝節點為90nm的正照式 CMOS圖像傳感器生產線建設,建成國內首條自主可控的正照式 CMOS生產線,解決了高端圖像傳感器產業發展痛點,打通設計、制造、封裝全流程,補全 CMOS產業鏈各個環節。“產學研合作、政府資金支持、股權激勵等方式整合了資源,全力推動實現相關技術的產業化。”孫守紅介紹。
“該項目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,促進關聯產業迭代升級,形成產業集群優勢,新增數千個就業崗位,實現高端 CMOS傳感器100%國產替代。”孫守紅表示,該項目產業協同效應較大,產生經濟效益50億元,并培養了大批高端專業人才,實現技術創新、產業升級、人才培養等多重價值。
“依托充分詳實的產業調研以及科學系統性的專利布局,運用專利作價入股的方式,通過產學研合作以及產業鏈協同運作,有效推進重點產業強鏈增效,其成功經驗極具示范價值,能夠為其他地區、企業或科研機構在開展相關工作時,提供可行的參考思路及實踐范例,為我國芯片領域的成果提供產品試驗線,對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。”面對未來,孫守紅信心滿滿。(記者 李鐸) |